电气工程与电子技术学报

优化电化学沉积参数以在 ITO 上获得稳定的金纳米粒子薄膜,用于疾病特定生物标志物的电化学生物传感。

卡尔帕娜

及早识别一种几乎致命的疾病(传染性/非传染性)对其控制和减轻任何欠发达/发展中国家政府的财政负担非常有帮助。为此,生物传感器在当今的环境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疾病具有传染性并对人类构成重大威胁时。考虑到这一点,通过在有和没有 APTES(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SAM(自组装单层)的氧化铟锡(ITO)上沉积金纳米粒子薄膜来优化电化学沉积实验条件。AuNP 薄膜从含有 AuCl4- 的溶液中电化学沉积在两个不同的 ITO 电极上,一个没有 APTES 的 SAM,另一个有,通过循环伏安技术施加一系列电位,持续数个循环,直到获得饱和阳极电流峰。在两种情况下,该峰在电化学沉积 60 个循环后几乎饱和,此后阳极峰电流仅略有增加。通过在含有 5 mM [Fe(CN)6] 3−/4− 的 PBS 缓冲溶液(100 mM,pH 7.4,0.9% NaCl)中通过 DPV 约 25 次表征来确认如此获得的薄 AuNP 薄膜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直接沉积在 ITO 上的 AuNP 薄膜不稳定,而用 APTES 改性的 ITO(AuNP/APTES/ITO)上的 AuNP 薄膜稳定,适合进一步制造用于生物传感目的的免疫电极。借助带负电荷的金纳米粒子和抗体之间的共价键,可以将疾病特异性抗体固定在 AuNP/APTES/ITO 上。

免责声明: 此摘要通过人工智能工具翻译,尚未经过审核或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