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jali Sharma1、Ajay Sharma2、Sanjeev Patni1、Ajay Bapna1、Nidhi Patni1、Anil Gupta1、Lalit Mohan Sharma3、Naresh Somani1、Naresh Ledwani1、Shashikant Saini1、Naresh Jakhotia1、Mudit Sharma1、Shubham Verma3 和 Vandana Nunia4*
目的:分析男性乳腺癌(M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IHC)特征、估计复发、治疗和生存结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10 年至 2018 年 71 名 MBC(占乳腺病例总数的 1.11%)患者的肿瘤登记数据。统计分析包括采用新 Magee 方程 2(nME2)计算估计复发评分(ERS)、采用 Kaplan-Meier 方法分析生存率以及采用 cox 生存模型进行多变量预后分析。
结果:调查了MBC患者的主诉、病史、大体和显微镜特征。MBC分子亚型包括管腔A型(57.74%)、管腔B型(26.76%)、HER-2(12.67%)和TNBC(2.81%)。男性乳腺癌患者多为无特殊类型(NST)浸润性癌(95.77%)、ER阳性(84.50%)、PR阳性(77.46%)和Her 2/Neuneg阴性(72.97%)。低、中和高估计复发评分分别为20例、37例和14例。在随访研究中,13例报告转移,5例报告复发,2例报告异时性多原发肿瘤。 71例患者中55例获得有效随访,5年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72.72%和63.63%。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管侵犯、分子亚型、转移、年龄、肿瘤大小、Ki-67和导管内成分是MBC生存的预后因素。
结论:男性乳腺癌发病率较低,预后较差,MBC患者肿瘤体积大、淋巴结阳性、转移性强、激素受体阳性率高、诺丁汉分级及复发率高,应重视早期诊断,以提高生存率
。
缩写:MBC:男性乳腺癌;IHC:免疫组织化学;ER:雌激素受体;PR:孕酮受体;HER2:人类表皮生长
因子受体 2;TNBC:三阴性乳腺癌;nME2:新麦吉方程 2;PET 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 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BRCA:乳腺癌基因;浸润性癌 (NST):无特殊类型浸润性癌 (NST);pTNM:肿瘤、淋巴结和转移;ERS:估计复发评分;OS:总生存期;DFS:无病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