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心血管研究杂志

先天性心脏病:最新介入及外科治疗

谢尔·P·拉莫罗科

进入 20 世纪后,大血管手术越来越流行。然而,直到 1925 年亨利·索塔成功为一名患有二尖瓣狭窄的年轻女性实施手术后,心脏瓣膜手术才为人所知。为了触诊和研究受伤的二尖瓣,他在左心房附件上开了一个洞,并插入一根手指。尽管患者存活了几年,但索塔的同事认为这种治疗是不合理的,他无法继续接受手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脏外科手术发生了重大变化。1947 年,伦敦米德尔塞克斯医院的托马斯·塞勒斯成功地分离了一名患有肺动脉瓣狭窄的法洛四联症患者的狭窄肺动脉瓣。1948 年,罗素·布罗克在三例肺动脉瓣狭窄病例中使用了一种专门开发的扩张器,可能不知道塞勒斯的工作。同年晚些时候,他发明了一种用于切除狭窄漏斗的打孔器,漏斗是一种常与法洛四联症相关的疾病。在心肺分流术发明之前,人们进行了数千次这样的盲目手术,从而实现了直接瓣膜手术。

免责声明: 此摘要通过人工智能工具翻译,尚未经过审核或验证